寫下這些雖然是為了給你們一些鼓勵提醒和教導,但卻更是為了鞏固自己所聽的道,免得聽了就忘,也起碼可以在這裡有個紀錄。
講員鮑維均牧師是多麼年輕卻又有個人魅力的弟兄。他沒有因為爸爸是牧師(鮑會園牧師)而遠離神,反而義無反顧地走上同一條路。
今次的講道有兩個大重點。
第一,呼召摩西做神的代言人後其實其餘都是神自己的工作。這提醒我們事奉神並不需要什麼背景和能力,因為不是我們而是神自己要作大事,甚至有沒有果效我們也不能控制,也都是神的工作。神對人的呼召也叫人明白到在事奉的角度上我並不重要,神才重要。叫我也想到工作上時常看自己的能力和做到多少,卻忽略了其實神自己要行奇事而非自己要做到些什麼。
第二個重點是有關甚麼是聖潔的問題。不聖潔就不能見神的面,所以何謂聖潔就顯得非常重要。創世記中唯一提到聖潔一詞就是神創造六日之後的第七日為聖日。而稍後十誡中唯一一處地方提及聖潔,亦都是提到安息日為聖日。所以安息日為聖潔是非常重要的。那為什麼要守安息日呢?因為耶和華吩咐我們做工做了六日後就應該分別為聖。那為甚麼做工和聖潔有相對的成份,為甚麼要停止作工才能安息?因為六日內我們做工,那些我們所作的工很可能成為我們偶像,以至於我們忘了神;我們有時歡喜自己手中所作的,甚至把其變為偶像代替神了。第七日的休息容讓我們記念造天地和做工的都是神。
要回應呼召就要先理解聖潔;要聖潔就必先拆毀我們的偶像。有時我們不拆毀我們的偶像,神就會出手拆毀我們的偶像,所以鮑牧師提醒我們當失去一些東西時不要先問為何要拿走它,反而問問自己做了多少偶像來代替神成為我們的倚靠。牧師說每一次我們敬拜偶像,其實就像拿女朋友的相片給太太看那樣侮辱神;因為神才是我們的唯一敬拜對象。
看看身邊的人,弟兄姊妹,甚至是自己,有時解決了一個癮之後卻發覺只會轉移目標到另一個癮上面,因為並沒有解決深層的心靈需要。最可憐的是,人可能奮鬥了很久後終於達到了目標,卻發現未被滿足,心靈卻還是空得很。事實上,我們很清楚除了上帝外,人並不能被完全滿足!
我發覺獨處時最困難。因為要赤裸裸地面對自己的生命,看清楚自己是否用一樣又一樣的東西和事情來取代神自己成為滿足。在拆毀了偶像之後,我們這些基督徒還有些甚麼?是上帝嗎?還是一無所有?共勉之。
無所謂架啦
1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的留言是對我的鼓勵。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