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fully alive is to act; to be fully alive is to contemplate.
- Parker Palmer

星期四, 12月 29, 2011

這一年.這些年 [23/4/2011]

難得趁放假休息一下, 發現生日輕輕的來過, 也輕輕的走了.

人大了, 到了生日也少了從前的雀躍. 況且, 這一年身心也實在累得很; 生日前一晚也是在學生的習作旁睡著的. 然而, 當清早起來, 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我知道, 我是蒙恩的人. 這許多年, 天父都好好地保守我的心.

今晚, 去過受苦節崇拜後, 終於有些時間坐下來寫點東西. 牧師說, 我們白白得來天父的愛, 就當白白捨去, 跟周圍的人分享. 但牧師也說最難的功課未必是愛人, 而是願意去給人愛; 就像替人洗腳可能比讓別人幫自己洗腳容易.

怎麼也好, 我可以肯定的, 是這些年來我的確成長了不少. 最近碰到的很多好久不見的朋友, 除了高了瘦了以外, 大家都說樣貌沒什麼改變. 其實, 內裡卻變了不少, 老了不少. 剛看過七年間每年生日寫的日記, 更加肯定自己的確大了. 六七年前看重的是考試成績, 開不開心, 其他人開不開心, 家人健康, 朋友信主, 世界和平, 弟弟和能否拍拖; 當時真的很嫩. 五年前長大了點, 也看得出當時很看重朋友. 四年前開始認真思想為主而活. 三年前的三個目標竟然是"每天與主更親近","懂得怎樣更加愛主愛人愛自己"和"成為弟兄姊妹/朋友的祝福", 現在看著也有點驚訝. 二年前引用了詩篇71篇:

主耶和華阿,你是我所盼望的。從我年幼你是我所倚靠的。
我從出母胎被你扶持,使我出母腹的是你。我必常常讚美你。
許多人以我為怪,但你是我堅固的避難所。
你的讚美、你的榮耀,終日必滿了我的口。
我年老的時候,求你不要丟棄我;我力氣衰弱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
(詩 71:5-9)

一年前對茫茫人海能夠相知相交更大體會, 也深感友誼可貴, 對於一些友誼淡忘了有點耿耿於懷. 當時說了一句: 曾經在他們生命中留下足跡的我, 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我知道當時有點口是心非.

今年, 經歷了很多看到很多, 高高低低, 喜怒哀樂, 生老病死, 結婚分手. 我知道我重視些甚麼, 我知道有些甚麼真的不能夠失去. 以後的生命, 交給天父了. 有些說話, 好多說話, 曾經沒說, 也沒機會說. 每一份每一秒也只能活一次, 生日縱快樂一年也只有一次, 而且來年就大一歲了. 今年有點貪心, 想留住也想重拾一些友誼.

多謝各位跟我說生日快樂的朋友, 沒跟我說生日快樂卻看我文章的朋友, 覺得大家關係比從前遠了很多的朋友, 因為你們現在和從前都是我的鼓勵. 多謝我的家人. 多謝我親愛的弟弟. 多謝英國的香港的弟兄姊妹. 沒有你們, 就沒有今天的我.

這一年, 這些年, 天父對我太好了, 就連沒想過的都給我了. 今年沒有別的, 只盼望能成為合用的器皿.

用三年前的文字作結:

感謝天父
24年前你容許我生於這世上
然後讓我認識你,接受救恩
一直對我不離不棄
這是你給我最大的禮物

你讓我生長於一個基督教家庭
有很好的父母,很好的弟弟
使我感受到什麼是無私的愛
這是你給我最美好的禮物

你讓我認識了很多很可愛的弟兄姊妹
能夠同奔天路,互相鼓勵學習
使我確實地經歷了從你而來的愛和關心
這是你給我最寶貴的禮物

你讓我有一班很好的朋友
雖然很多現在很少聯絡
但我相信友誼仍在,並且會友誼永固的
這是你給我最珍重的禮物

未曾認識主你的朋友
求你顯明你的作為,軟化他們的心,將信心親自賜給他們
正如你當初怎樣救我一樣
因為我知道你不單單愛我,你也愛他們,且愛他們到底

願意孩子一生為主所用,願意更加努力追求,
更加愛主,更加敬畏主,更加以主為滿足和喜樂
更加成為身邊所有人的祝福

感謝主.願一切榮耀歸給你.阿門.

我在乎天長地久

兩個禮拜前,我有幸出席了一個婚禮。

當熟悉的婚禮音樂響起,新娘子帶著甜美的笑容徐徐地步進教堂;她心中想必是百感交集。觀眾席上的人不難看到她那看似含蓄的小酒窩其實是洋溢著從心底而發的幸福感覺,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美。雖然知道從此要順服丈夫甚至要肩負生兒育女的責任,我想,她也義無反顧。

那一邊廂,新郎春風滿面的望著美麗的新娘,心中必定也是百感交集。平日經常裝酷的他,此時卻又難掩笑容。雖然我不知道他們經歷了多少風雨多少難關,也不知道他花了多少心血才贏得美人歸,我卻可以肯定,縱使是「從此被困」,他卻也心甘情願。

站在那一條條紅木長椅前的賓客,特別是那些充滿羨慕目光的少女,心中也必定是百感交集。他們一方面替一對新人高興,一方面不免會想起自己的境況。已經為人父母的會念及自己子女的婚姻,結了婚的會回憶自己結婚時的片段,計劃結婚的會想想自己的未來,未有伴侶的會憧憬下一段愛情。

至於我,也是百感交集。作為他們的朋友,我當然是替他們高興。我的那兩個朋友可是郎才女貌、珠聯璧合。能夠見證這兩個年輕人的互相委身和一個新家庭的誕生,絕對是我的榮幸。然而,當想起身邊好多朋友們的感情狀況時,卻又不得不嘆一口氣。

同場觀禮的有一個是幾個月前才失戀的男孩。他跟拍拖七年的女友分手了,理由是性格不合。他跟我說,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七年對好多上一代的人來說並非很長,但對於第一次拍拖的他來說可謂刻骨銘心。我問他可捨得?他不置可否。想一想,這的確是個無聊的問題。他雖然受了傷,卻沒有因此亂找獵物醫治情傷,也沒有以為談多幾場戀愛就能填補心靈的空虛,我為他感恩。他現在正在耐心等候他生命中的摯愛,我祝他早日等到。

記得前幾天跟一個中一學生談天,她說,她不相信愛情。她正與一個高年級同學拍拖,與此同時,也經常跟好幾個異性朋友單獨見面或者用電話談心。她感覺到這個情況並非很理想,卻又不覺得有甚麼大問題。當時我不知該如何表達我的立場,所以選擇了分享自己的故事,心中卻不禁驚嘆現在男女關係的開放隨便。不過,這一兩年來我發現,比起很多其他少年人的經歷,她的例子亦只是小巫見大巫。究竟這些是否愛情?抑或只不過是各取所需的關係?

身邊的人,由問如何維繫感情到問如何和平分手,由問如何安排婚禮到問為何要結婚。有時,心中真的難免會動搖。可我到現在還是覺得,既然兩情相悅,雙方又肯終生學習相愛和付出,哪為何不結婚呢?莫非海枯石爛的愛情只是電影橋段,抑或現代的愛戀不需要負上任何責任呢?

對於已經結婚和準備結婚的年輕一輩來說,我深深明白這並不是一個輕易的決定;然而,我欣賞你們用信心許下終生的承諾、用行動見證婚姻的祝福,令人繼續相信愛。在此,祝你們百年好合、永結同心。

我喜歡去婚禮。其實,我更喜歡的是看到人們肯去相信愛。

再次回到現實

幾個月前說想出走, 現在終於出走了. 雖然去幾天旅行嚴格來說跟心裡想著的出走是兩碼子的事, 但總算是離開了香港, 總算是有個機會把香港的一切暫時丟低. 然而, 走到了日本, 一切卻仍無法釋懷. 出發前已經有些事情使我不安, 出發後電話竟也每天在響. 雖然都是些未知的電話, 而且我都沒有去接聽, 卻總是擔心甚麼地方出了錯. 最後, 還是忍不住在一間酒店大堂用免費上網服務發了幾個電郵.

我想, 這樣的感覺, 並不是因為不是一個人去, 也不是因為時間太短, 而是壓根兒放不低. 工作的事情, 朋友的面孔, 信仰的掙扎, 還是不斷在腦海盤旋. 人根本無法逃避. 走到世界另一個角落, 仍然難逃夢魘. 說出走, 卻放不下; 說逃避, 卻躲不了. 你會想到正視二字. 對, 我要正視自己根本上是不完美的人.

工作了兩年心態好像老了很多, 少了點雀躍, 多了點顧慮, 也多了點責任. 畢竟, 父母也開始老了, 不可能像從前一樣事事倚靠他們. 可幸的是還能一同旅遊, 一同看世界, 一同經歷各樣有趣的事情.

說說日本吧. 日本是個有趣的地方. 我比較喜歡的並非那裡的潮流玩意, 反而是本土文化對我更吸引. 可惜, 今趟還算不得是深度行. 不過, 我竟然有個在日本隱居一年半載的念頭, 而且是很實在的想法, 像個好想實踐的夢. 這並非日本特別吸引 (其實日本也很吸引, 尤其那種人對人的好奇, 有禮和純樸), 而是我有點厭倦香港的急促和壓迫的生活, 以致想暫時撇下一切, 想徹底遺忘或被遺忘後重新開始. 其實我過去也在不少朋友圈子悄悄地銷聲匿跡, 或許這就是我的心理包袱吧.

我需要自由, 現在我好像被禠奪了這種自由. 我喜歡無人注視的感覺, 可以坦蕩蕩赤裸裸的, 把自己最真的那面端出來. 現在, 在香港總是要裝, 裝得很鬱悶了. 不過, 在旅途上看了本書-馮煒文先生所著的《市井.罪人.被罪者》-獲益良多. 書裡提到其實人並不會完美無暇, 也不需要裝作完美無暇. 我知道我並不是強者, 勉強能誇口的話也只因為我的信仰所帶來的盼望. 我也知道我可以成為強者, 不是出於自己乃是出於神.

每個人也想逃避, 無論是一些事或是一些人, 總希望避之則吉. 然而, 我們並非要追求過順境的人生, 基督徒也並非要比其他人更順利. 反而, 要以盼望迎向要逃避的傾向, 問題未必立時迎刃而解, 心裡卻是有出人意外的平安! 困難, 總有出路的, 因為神是信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