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說想出走, 現在終於出走了. 雖然去幾天旅行嚴格來說跟心裡想著的出走是兩碼子的事, 但總算是離開了香港, 總算是有個機會把香港的一切暫時丟低. 然而, 走到了日本, 一切卻仍無法釋懷. 出發前已經有些事情使我不安, 出發後電話竟也每天在響. 雖然都是些未知的電話, 而且我都沒有去接聽, 卻總是擔心甚麼地方出了錯. 最後, 還是忍不住在一間酒店大堂用免費上網服務發了幾個電郵.
我想, 這樣的感覺, 並不是因為不是一個人去, 也不是因為時間太短, 而是壓根兒放不低. 工作的事情, 朋友的面孔, 信仰的掙扎, 還是不斷在腦海盤旋. 人根本無法逃避. 走到世界另一個角落, 仍然難逃夢魘. 說出走, 卻放不下; 說逃避, 卻躲不了. 你會想到正視二字. 對, 我要正視自己根本上是不完美的人.
工作了兩年心態好像老了很多, 少了點雀躍, 多了點顧慮, 也多了點責任. 畢竟, 父母也開始老了, 不可能像從前一樣事事倚靠他們. 可幸的是還能一同旅遊, 一同看世界, 一同經歷各樣有趣的事情.
說說日本吧. 日本是個有趣的地方. 我比較喜歡的並非那裡的潮流玩意, 反而是本土文化對我更吸引. 可惜, 今趟還算不得是深度行. 不過, 我竟然有個在日本隱居一年半載的念頭, 而且是很實在的想法, 像個好想實踐的夢. 這並非日本特別吸引 (其實日本也很吸引, 尤其那種人對人的好奇, 有禮和純樸), 而是我有點厭倦香港的急促和壓迫的生活, 以致想暫時撇下一切, 想徹底遺忘或被遺忘後重新開始. 其實我過去也在不少朋友圈子悄悄地銷聲匿跡, 或許這就是我的心理包袱吧.
我需要自由, 現在我好像被禠奪了這種自由. 我喜歡無人注視的感覺, 可以坦蕩蕩赤裸裸的, 把自己最真的那面端出來. 現在, 在香港總是要裝, 裝得很鬱悶了. 不過, 在旅途上看了本書-馮煒文先生所著的《市井.罪人.被罪者》-獲益良多. 書裡提到其實人並不會完美無暇, 也不需要裝作完美無暇. 我知道我並不是強者, 勉強能誇口的話也只因為我的信仰所帶來的盼望. 我也知道我可以成為強者, 不是出於自己乃是出於神.
每個人也想逃避, 無論是一些事或是一些人, 總希望避之則吉. 然而, 我們並非要追求過順境的人生, 基督徒也並非要比其他人更順利. 反而, 要以盼望迎向要逃避的傾向, 問題未必立時迎刃而解, 心裡卻是有出人意外的平安! 困難, 總有出路的, 因為神是信實的.
無所謂架啦
1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的留言是對我的鼓勵。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