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fully alive is to act; to be fully alive is to contemplate.
- Parker Palmer

星期日, 5月 18, 2014

跟隨

今天崇拜程序表中刊有一位傳道人的分享文章,當中的題目是『為耶穌,去到盡!』。當中的內容,再加上這陣子不同的經文和信息,叫我明白天父最近不斷地提醒我的都是同一個信息:就是要全然歸主,將上帝再次放在生命生活的首位;很明顯地我實在還是沒有學懂。

那篇文章在此節錄其中一段跟大家分享:

神從來都不會離棄人,只是人把神視為次選或隨傳隨到的後備,用其他的人或物取代了神的地位,關注自己與人的關係過於與神的關係,怕得罪人卻不怕得罪神。『信耶穌』絕對不是芸芸宗教信仰中的其中一個選擇,不是擴闊生活圈子,不單是心靈寄託或慰藉;主日崇拜不單是星期日的一個活動,是敬拜上帝;聖經不單是一本讀物,是神的話語;禱告不是自說自話,是聆聽神的吩咐,是尋求神的旨意;事奉不是到教會當義工,是同心建立教會;奉獻不是慈善捐款,是回應神的恩典。『信耶穌』是我的生命存留,安身立命的根基,我必須把我的生命完全投進去,才能經歷神的豐盛,讓神實踐祂在我生命中的計劃;當我回應耶穌『來跟從我』的呼召那一刻開始,我甘願走上這條不歸路!

我的確沒有盡力,相比耶穌,我怎算去到盡?今天崇拜的回應詩歌也彷彿在談論同一個主題。那是一首自己未唱過的詩歌:Follow me。回家搜尋一下,發現是寫『我知誰掌管明天』的Ira Stanphill所寫的。這首Follow me歌詞很有意思,在這裡跟大家分享第二節。

"I work so hard for Jesus," I often boast and say,
"I've sacrificed a lot of things to walk the narrow way,
I gave up fame and fortune; I'm worth a lot to Thee,"

And then I heard Him gently say to me,
"I left the throne of glory, and I counted it but loss.
My hands were nailed in anger upon a cruel cross,
But now we'll make the journey with your hand safe in Mine,
So lift your cross and follow close to Me."

歌詞都說進我的心裡;我時常心裡自誇已為主擺上很多,但我所撇下的又真的有幾多?So lift your cross and follow close to me...是時候追上去,緊緊跟隨主。

最後用今天看過的一段經文作為對自己的提醒,是來自提摩太前書保羅對提摩太的提醒:

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並要在此專心,使眾人看出你的長進來。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 (提前 4:15-16)

教導人的道理自己卻做不到,我想,這怎也說不過去。就讓我殷勤、專心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不再假冒為善,也盼望這兩節經文成為我未來一年的方向。阿門。

星期三, 5月 14, 2014

20140514早禱 - 拿細耳人的願

踏進五月,考試和課外活動共冶一爐,全校師生都進入忙碌的狀態,我想了又想,究竟在這個時刻可以說些甚麼呢?當大家都疲於奔命時,聖經又有甚麼恩言可以成為各位和我自己的提醒呢?

我想起了聖經裡的一個人物。我相信你認識他,而以下的幾項記載都是關於他,看看你是否知道我在說誰。第一,他的母親向來不懷孕,直至耶和華的使者向她顯現。第二,他的父親曾經祈求耶和華的使者再次出現。第三,他的母親得到的指示就是在懷孕時不可喝酒和沾染不潔。第四,他是一個拿細耳人。若果你還未知道是誰,第五,他曾經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徒手將獅子撕裂,如同撕裂山羊羔一樣。知道我在說誰嗎?在大家都需要更多能力時,對,我想起了聖經中的大力士-參孫。讓我們從參孫的成功和失敗看一看我們該如何得到更強大的力量,也該如何避免發生像參孫悲慘的結局。

我們都大概記得參孫人生的最後階段如何。他被美色所引誘,被心愛的外族女人出賣而被剃去頭髮,失去了力量的源頭,然後被俘虜並被剜去雙眼,最終與最少數千非利士人同歸於盡。他的一生似乎非常坎坷,但這並非作士師的必然結局,而是他人生一連串抉擇所影響的道路。其實他的失敗與他的成功都是關乎同一件事。換句話說,他異乎常人的力氣的消失和出現,都是在於某個關鍵。對,如果你有專心聆聽,又或者你早就認識這個人物和記載,你會發現他超人氣力的來源竟是與頭髮有關。聖經裡士師記16:17是這樣說的:『參孫把心中所藏的都告訴她,對她說:向來沒有用剃頭刀剃我的頭;若剃了我的頭髮,我的力氣就離開我,我便軟弱像別人一樣。』

再看仔細一點,不難發現剃頭是整個參孫人生的轉捩點。難道我們都這麼軟弱,是因為都剪了頭髮嗎?如果不去剪頭髮,莫非我們都能如參孫般擁有天生神力?其實,剛才經文我刻意讀漏了一句。請再聽我讀出士師記16:17:『參孫把心中所藏的都告訴她,對她說:向來沒有用剃頭刀剃我的頭因為我自出母胎就歸神作拿細耳人;若剃了我的頭髮,我的力氣就離開我,我便軟弱像別人一樣。』如果純粹在髮型層面的剃頭不剃頭這麼兒戲,或許我們都不會明白參孫對我們的啟示。這裡經文帶出的重點,亦是參孫不應該剃頭的原因,就是他從小就歸神作拿細耳人。這個,也是今天想跟大家探討的主要部分,好讓我們都能如早期的參孫一般強壯,而又不會像晚期的參孫一樣可悲。

拿細耳人,根據民數記6章的記述,是給予當時以色列人的一個特別條例。當時定規只有利未人可以做祭司獻祭,而這個拿細耳人的定例就是給其他非利未人(無論男女年齡種族和家庭背景)一個機會去選擇事奉上帝,歸耶和華為聖。這些人當拿細耳人的日子,不可喝酒不可用剃頭刀剃頭也不可沾染不潔。這些看似簡單的要求其實是要讓人更專心把自己歸耶和華為聖。參孫很清楚自己的責任,就是自出生起,歸神作拿細耳人。所以,參孫被剃頭這個動作,含義遠超普通的理髮和髮型的改變,而是對拿細耳人身分的輕視,而這份輕視足夠令他失去了上帝的同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死穴。參孫的死穴是感情,而那美人關讓他放棄了最寶貴的身分。你的死穴又是甚麼呢?你曾否在引誘面前失腳跌倒,甚至一蹶不振呢?參孫當時在失去能力時,聖經說他卻不知道耶和華已經離開他了。我們是否得罪了神,輕蔑了我們作祂兒女的身分,卻又渾然不覺呢?讓我們都好好省察,我們有沒有鄭重我們作基督門徒的身分,有沒有將我們的生命真正的歸耶和華為聖。如果我們都曾經輕忽了,讓我們也從聖經中看到盼望。士師記16:22交代了上帝的恩典:然而他的頭髮被剃之後,又漸漸長起來了。我們看到我們的神是有恩典憐憫的神,他甚至最後答應參孫臨死前的要求,給他最後一次力量。

當拿細耳人是一個願,也是一個選擇,正如我們選擇當基督徒一樣。
但當我們作了這個選擇,除了能享受更多權利,必然地帶來這個身分的責任和限制。參孫的生平是苦的,我們卻可以避免。今時今日,這個看似簡單的基督徒身分,其實代表離俗歸耶和華,也代表我們都甘願在生活習慣、說話、思想行為、感情事和時間分配等事情上都作出選擇取捨,並且有適當的約束和對付。否則,我們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也無法像拿細耳人般享受上帝同在的聖潔。讓我以約翰一書2:15-17作結:『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願上帝興起更多願分別自己為聖歸神的拿細耳人,也即是認真作信徒,鄭重基督徒身分的人。願我們都能靠主時常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