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fully alive is to act; to be fully alive is to contemplate.
- Parker Palmer

星期三, 5月 14, 2014

20140514早禱 - 拿細耳人的願

踏進五月,考試和課外活動共冶一爐,全校師生都進入忙碌的狀態,我想了又想,究竟在這個時刻可以說些甚麼呢?當大家都疲於奔命時,聖經又有甚麼恩言可以成為各位和我自己的提醒呢?

我想起了聖經裡的一個人物。我相信你認識他,而以下的幾項記載都是關於他,看看你是否知道我在說誰。第一,他的母親向來不懷孕,直至耶和華的使者向她顯現。第二,他的父親曾經祈求耶和華的使者再次出現。第三,他的母親得到的指示就是在懷孕時不可喝酒和沾染不潔。第四,他是一個拿細耳人。若果你還未知道是誰,第五,他曾經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徒手將獅子撕裂,如同撕裂山羊羔一樣。知道我在說誰嗎?在大家都需要更多能力時,對,我想起了聖經中的大力士-參孫。讓我們從參孫的成功和失敗看一看我們該如何得到更強大的力量,也該如何避免發生像參孫悲慘的結局。

我們都大概記得參孫人生的最後階段如何。他被美色所引誘,被心愛的外族女人出賣而被剃去頭髮,失去了力量的源頭,然後被俘虜並被剜去雙眼,最終與最少數千非利士人同歸於盡。他的一生似乎非常坎坷,但這並非作士師的必然結局,而是他人生一連串抉擇所影響的道路。其實他的失敗與他的成功都是關乎同一件事。換句話說,他異乎常人的力氣的消失和出現,都是在於某個關鍵。對,如果你有專心聆聽,又或者你早就認識這個人物和記載,你會發現他超人氣力的來源竟是與頭髮有關。聖經裡士師記16:17是這樣說的:『參孫把心中所藏的都告訴她,對她說:向來沒有用剃頭刀剃我的頭;若剃了我的頭髮,我的力氣就離開我,我便軟弱像別人一樣。』

再看仔細一點,不難發現剃頭是整個參孫人生的轉捩點。難道我們都這麼軟弱,是因為都剪了頭髮嗎?如果不去剪頭髮,莫非我們都能如參孫般擁有天生神力?其實,剛才經文我刻意讀漏了一句。請再聽我讀出士師記16:17:『參孫把心中所藏的都告訴她,對她說:向來沒有用剃頭刀剃我的頭因為我自出母胎就歸神作拿細耳人;若剃了我的頭髮,我的力氣就離開我,我便軟弱像別人一樣。』如果純粹在髮型層面的剃頭不剃頭這麼兒戲,或許我們都不會明白參孫對我們的啟示。這裡經文帶出的重點,亦是參孫不應該剃頭的原因,就是他從小就歸神作拿細耳人。這個,也是今天想跟大家探討的主要部分,好讓我們都能如早期的參孫一般強壯,而又不會像晚期的參孫一樣可悲。

拿細耳人,根據民數記6章的記述,是給予當時以色列人的一個特別條例。當時定規只有利未人可以做祭司獻祭,而這個拿細耳人的定例就是給其他非利未人(無論男女年齡種族和家庭背景)一個機會去選擇事奉上帝,歸耶和華為聖。這些人當拿細耳人的日子,不可喝酒不可用剃頭刀剃頭也不可沾染不潔。這些看似簡單的要求其實是要讓人更專心把自己歸耶和華為聖。參孫很清楚自己的責任,就是自出生起,歸神作拿細耳人。所以,參孫被剃頭這個動作,含義遠超普通的理髮和髮型的改變,而是對拿細耳人身分的輕視,而這份輕視足夠令他失去了上帝的同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死穴。參孫的死穴是感情,而那美人關讓他放棄了最寶貴的身分。你的死穴又是甚麼呢?你曾否在引誘面前失腳跌倒,甚至一蹶不振呢?參孫當時在失去能力時,聖經說他卻不知道耶和華已經離開他了。我們是否得罪了神,輕蔑了我們作祂兒女的身分,卻又渾然不覺呢?讓我們都好好省察,我們有沒有鄭重我們作基督門徒的身分,有沒有將我們的生命真正的歸耶和華為聖。如果我們都曾經輕忽了,讓我們也從聖經中看到盼望。士師記16:22交代了上帝的恩典:然而他的頭髮被剃之後,又漸漸長起來了。我們看到我們的神是有恩典憐憫的神,他甚至最後答應參孫臨死前的要求,給他最後一次力量。

當拿細耳人是一個願,也是一個選擇,正如我們選擇當基督徒一樣。
但當我們作了這個選擇,除了能享受更多權利,必然地帶來這個身分的責任和限制。參孫的生平是苦的,我們卻可以避免。今時今日,這個看似簡單的基督徒身分,其實代表離俗歸耶和華,也代表我們都甘願在生活習慣、說話、思想行為、感情事和時間分配等事情上都作出選擇取捨,並且有適當的約束和對付。否則,我們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也無法像拿細耳人般享受上帝同在的聖潔。讓我以約翰一書2:15-17作結:『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願上帝興起更多願分別自己為聖歸神的拿細耳人,也即是認真作信徒,鄭重基督徒身分的人。願我們都能靠主時常得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的留言是對我的鼓勵。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