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fully alive is to act; to be fully alive is to contemplate.
- Parker Palmer

星期六, 3月 28, 2015

你不快樂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

關於快樂,我想說的就是,其實我們經常地不快樂。我們未必經常經常地哭哭啼啼,但我們心中總是不快樂。身子不舒服,我們不快樂。測驗不高分,我們不快樂。朋友不回覆,我們不快樂。家人不欣賞,我們不快樂。睡眠不足夠,我們不快樂。當我們妒忌、貪心、憂慮,總之當事情不如我們意時,我們就不快樂。

我不快樂,然後我影響身邊的人不快樂。然後,不快樂就這樣蔓延下去了。結果,我們成為了不快樂的群體。人類,本身就很悲哀。所以,天父藉著保羅一再在他的書信中提醒我們:你們要常常喜樂。我們要不快樂實在有很多原因,但,長期的不快樂實在對我們的成長沒什麼好處,也對我們的朋友沒什麼好處。

最近,我經常性地不快樂。這幾年,身體不太健康,時常生病,而每次生病時心情總是差差的。我不快樂,因為我不健康,也因為不健康不能隨心所欲,因為不健康不能精神抖擻。你說,生病了誰能快樂?但,我的確認識很多生來有缺陷的人、又或者長期病患的人都是快快樂樂的。當然,他們不是每一刻都快樂,我也相信他們心裡總會有埋怨的時候,但他們比我想像中快樂。我想,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與逆境共存;他們的心臟特別地大。他們深知道埋怨也沒有用,還不如快樂地活,為著活著而感恩。他們內心深處或許想著有天能痊癒,但或許不能痊癒,活著本來就該叫人快樂。

讓我回想這許多年來最快樂的一年。我不肯定是否在英國讀書的那一年,但就算那年不是最快樂也是很快樂。首先,我可以肯定,那一年其實我並不是很健康。英國雖然空氣遠比香港清新,但卻總是下著毛毛雨和滲透著寒意。當年,我也經常地病倒,但我記得,我快樂。其中一個原因是當年在教會認識了不少同樣離鄉別井的香港人弟兄姐妹。大家擁有差不多的背景和信仰,加上沒有家庭的束縛,很快就能自然地成為一家人。彼此相愛在那一年顯得很真實,而正正是因為這份愛,我更能明白天父的愛,也因此更快樂。除此之外,對,我在那年開始談戀愛。無可否認,我的快樂多少與這也有關係。愛情的確也是快樂的源頭,但當然也經常是不快樂的原因。坦白說,在英國拍拖的那段日子,我是快樂的。當大家都以為我們能走到最後,距離和忙碌為這段關係畫上了句號。關係終結了之後的這幾年來,由於工作的繁重、身軀的疲弱和心理的不平衡,有時我寧願選擇遠離人群;我以為這樣我會快樂一點。但,我知道,當我選擇去逃避的時候,當我不願意接受別人關心和愛的時候,我其實不快樂。我曾經以為當身邊的人都很快樂的時候,我就會快樂。但,我知道,我不滿足。我其實可以再快樂一點。

快不快樂其實看你滿不滿足。這,就是半杯水的道理。我現在正學習為每一件小事感恩和快樂,因為其實我很幸福。我現在也正學習用真心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愛人的時候我們也會很快樂。

最後,送上在北島選編的《給孩子的詩》中的一首詩作《你不快樂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 》:
你不快樂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
你只是虛度了它。無論你怎麼活 
只要不快樂,你就沒有生活過
夕陽映在水塘,假如足以令你愉悅
愛情,美酒,或者歡笑
便也無足輕重。 
幸福的人,是他從微小的事物中
汲取到快樂,他無法拒絕
這每一天的餽贈! 
(Fernando Pessoa,1888-1935) (姚風、齊策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的留言是對我的鼓勵。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