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假期,將會偷走我的歲月。
這個假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以選擇去旅遊交流,可以選擇陪伴家人,也可以選擇休息一下。我選擇了後者。可,說真的,我有點後悔沒有安排去旅行,或者沒有跟學校去交流云云,因為我實在好想離開香港一下。然而,頭幾天過得比我想像中精彩百倍。今天是假期的第三天半,終於有機會待在電腦前寫點東西。
上個星期日,因為我是其中一個主日學導師,所以跟了教會的少年人去了中環欣賞感受香港的歷史文化。看到了自己母校有點殘舊的舊址中央書院,穿越了小時候去過數次的兵頭花園,拜候了舅父仔在蘇豪區的咖啡店,也在未曾看歲月神偷前率先到了永利街參觀。短短的永利街,原來在街頭有一個室內遊憩場地,有跳飛機的地方,有兩隻可以坐上去搖來搖去的小動物,還有一張看起來還很完整的石造乒乓球桌。想不到傳道人竟然帶了球拍,好使我們好多人能夠一起打了一會兒乒乓球(打完一球要放下球拍交給其他人再沿著球桌跑圈的那種)。對於好久沒有打球的我來說,打了一會兒發覺原來有點技癢。乒乓球是我小時熱愛的運動,一旦放下了就竟然是這麼多年了,再拾起球拍時一切卻又變得那麼熟悉。記得後來傳道人對我說:想不到你的球技也不錯呢。那時心裡真的不知是怎樣的感覺,畢竟曾經也打得很不錯,畢竟也想過當個運動員,可畢竟也真的放下了好幾年了。忽然又想起前天教會受難節崇拜,我有幸為青年團負責的詩歌拉琴伴奏。記得完了之後看著我長大的牧師笑著對我說:還記得怎樣彈呢。那時心裡也真的不知是怎樣的感覺,畢竟曾經以為自己可以當個音樂家,可畢竟也真的放下了好多年了。真的有八年沒有怎麼認真拉過琴了。現在細想,小時候練習這兩樣東西可用了我不下一千小時。我的歲月都曾經被他們偷走了嗎?抑或我太不懂珍惜呢?
今年開始,當了老師,也當了中一主日學的導師,然而感覺是好不實在的。少年的日子好像才離自己不遠,轉眼間卻快將不再是十八廿二了。朋友都羨慕自己能夠每天與少年人相處,坦白說,我感到好榮幸好感恩。從這些少年人身上,我學習到好多東西,可能跟他們在我身上所學到的所差無幾。當我看到每一個少年人時,看著他們閃爍的眼神,總會憶起只需要面對學業朋友家庭卻不太需要為自己的一切擔心的生活。他們的天真,不是因為還沒面對社會的陰暗,不是因為還未看到人性的醜惡,而是因為還沒經過歲月的琢磨。我的學生知道的可能比我多,但經歷的應該比我少。好想他們知道,在短暫的生命中,歲月真的是會悄悄地偷偷的溜走。經過這麼多年,對我來說重要的東西一直在變,到今日卻又所剩無幾。也許,只剩下信仰,盼望和愛,就連健康知識金錢權力也要靠邊站了。
在眾多分享方法中,我最喜歡的是與年輕人一起經歷。當你看到我所看到的東西時,世界,或許不再一樣。所以我尤其喜歡與少年人去體驗和宣教。哦,這也是我推介這電影的原因。我十分喜歡看好的電影,且喜愛程度跟看好書不惶多讓。我喜歡西片能夠討論種族親情正義和平盼望快樂哀仇報復種種話題,且在香港上畫的也有多少的質素保證。演員通常是演技精湛的,製作通常是一絲不苟的。可,我更喜歡有質素的本地電影,因為得來不易。要拍一齣既有意思又能賣座的電影,在香港絕對不是易事。拍了懷舊片,失去年輕觀眾。拍了卡通片,失去成年觀眾。拍了愛情片,失去一家大小觀眾。拍了恐怖片,失去需要放鬆的觀眾。拍了笑片,失去有深度的觀眾。拍了爛片,失去了所有觀眾。顧得了觀眾口味,卻會失去本土風味。顧不了觀眾口味,就別想去開拍。有了好劇本,往往沒有人投資。且有了好電影,也常常沒有電影院肯上映。想來想去,都是不拍罷了。所以,好片難求。
歲月神偷就是一套用心製作,既顧得了文化味道又顧得了觀眾口味的電影。我們姑且不要討論如果沒得獎會否有這麼多人去看的問題,反正香港人喜歡隨波逐流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劇本比較老套,卻沒有看膩的感覺。我會說戲內是好人性化的刻劃,每個角色對我來說也很深刻,且選角也選得委實不錯;我特別欣賞那個小男孩的演繹。對我這種看電影要忍住眼淚的人(上一次看電影是看台灣福音電影<奇妙的旅程>的影碟,就只差一點點就忍不住哭了出來),歲月神偷給我的感覺是點到即止而不賣弄,看完之後起初是淡淡的後來卻繞樑三日。我說這是一套好電影,不是因為它的描繪有多真實,而是基於我一直對電影的看法。
Good movies entertain. Great movies resonate.
當人在不斷失去時間時,你要留住甚麼呢?電影中,大兒子說,魚只有三秒鐘記憶。作為一個人的我,有些人有些事,卻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
這個假期,的確會偷走我的歲月,卻怎也偷不走我的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的留言是對我的鼓勵。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