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天之前,其實沒有認真考慮這個情況:這個四十日挑戰的最後幾天因為帶了些學生去新加玻交流,而不會留在香港。而事實上,來到了新加玻,就不太想寫文章。不知是否因為心態上太輕鬆,或者也是有點緊張,但總之就是不想寫文章。我發覺,原來寫文章都需要某種心情、某種狀態、某種環境、某種時間。我很佩服那些全年三百六十五日都能出專欄文章的作者,雖然是為了稿費,但在可能沒有狀態和心情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每天寫出高質素且言之有物的文章絕對不容易;這種技能需要持久的訓練。
來到這最後四天,我的文章開始會寫得隨意一點。如果你由倒數第四十天開始看到現在,你一定會對我的文章風格感到習慣,更有可能對我的認識深入了不少。說實話,我也對自己認識加深了。我從未有想過,透過寫文章這個方法,我可以認識自己更多。這四十天來(其實是這幾年來),每一次寫文章其實都是對自己思緒的重新整理,對自己想法的重新審視,也是對自己價值觀的重新認識。這些文章幫助我理清一些煩惱和憂慮,叫我再一次將生命的焦點放清楚放準確;而自己在某年某日再翻看這些文字時,就能再一次尋找那個曾經存在的自己好的一面,並且找機會總結那些日子之間經歷的成長和失去。所以,除了喜歡寫之外,我有時也會讀自己寫過的文章。
除了讀自己的文章,原來看書也是認識自己的好方法。我一直也喜歡看書,而在看書的過程中很多時都在書中的描寫和刻畫中看到自己的寫照。很多時書本中記述不同角色經歷的困難和掙扎,正正道出自己的處境。這幾年來,除了聖經之外,我主要都是看一些所謂「屬靈書籍」,而這類書都是把基督徒所面對的憂慮和掙扎、他們需要學習的事情、上帝在不同人身上的工作和聖經中教訓的道理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展示出來。例如今天在飛機上看的關於寂寞與獨處的書本,也恰巧是對我最近生活的提醒。書中提到要懂得獨處和為生命之間製造適當的空間,才能讓健康的生命進入群體,才能讓自己的心懂得進入別人的生命,否則只會讓受傷的寂寞生命傷害關係;這也讓我更認識我現在面對的。
最後,安靜禱告其實一直都是最好的認識自己的方法。很多時候,我們透過跟其他人建立關係或者看好多性格分析的書本來嘗試更認識自己。這些方法不是行不通,不過安靜自己去聆聽裡面的聲音卻是都市人都容易忽略卻又相當重要的做法。在忙碌的生活節奏底下,我們都很少安靜聆聽我們的心,也很少去聆聽聖靈那微小的聲音。我們以為做了很多事情就能感覺滿足,卻絕少去觸碰我們心底裡最核心的需要。我們都不懂為自己每一天的生活製造獨處安靜禱告的空間,赤裸地面對自己和嘗試認識自己更多。看清楚自己的弱點,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傷口,甚至勇敢地去靠天父戰勝這些軟弱,都是認識自己更多和成長的必經階段。讓我們透過裡頭的靈和不斷的審視和反思來更多認識自己,而不需要每次都問身邊的人讀坊間的書才認識自己更多。也願我們在嘗試認識自己的同時,發現要真正認識自己其實都離不開以認識上帝作為起點。
後記:今天黃昏六時多到埗,到達酒店之後在附近晚餐,然後就用房間的wifi上網,寫這一篇文章。明天早上七時半要集合,想起也緊張,今晚就早點睡吧。大家也早點睡吧,晚安。
無所謂架啦
1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的留言是對我的鼓勵。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