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來,有點累。可能每天起床都累,但今早感覺特別深(應該是因為昨天跟羽毛球隊的同學打了一會兒球)。不過,藍藍的天加上和煦的陽光,把我累意都趕走了。早上,早禱分享中播出的詩歌是多麼的溫暖,叫人很想跟著拍手和唱。雖然歌詞簡單,旋律重複了好幾遍,但絕對是叫我能好好敬拜讚美的機會:「感謝主,這美好的早晨;感謝主,賜新的一天;感謝主,因祢名使我敬畏;感謝主,祢名何其美。」
今天讓我談談做好人的課題。做好人從來都不容易,因為人本來就有犯罪的傾向,而且不知怎的,壞人好像比好人更能吸引異性。加上俗語有云「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做好人反被言語和行為上欺負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在這個年頭,做好人很經常地會被同學形容為扮乖和博老師讚,申張正義更會被人當成二五仔或者被孤立。所以我們都不太想做個好人;起碼,我們總覺得不需要也沒辦法做得特別地好。好人,似乎只有某些聖人能到達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境界,也看似我們要在群體中生存要避開的標籤。
我見過測考高分的同學被人用言語奚落,我也聽過交齊功課者被人批評「冇義氣」。彷彿主流的做法是對於表現優良的好同學很少報以讚賞,反而因為大家能同流合污而感到暢快。這,是人性,卻叫人感到婉惜(當然,我也見過一些少年人能勇敢地表達對其他人優點的讚賞,而這表現我心底裡是非常欣賞的)。人類總希望其他人能一起陪我們做錯事,讓我們心裡好過一些,讓我們的罪疚感和責任能有人分擔,讓我們覺得自己沒那麼錯。但這明顯不是可取的做法,而事實上做得更好應該是一個人對自己基本的要求,也當然是聖經中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一個重要原則。
在聖經中有多處刻劃不同類型的「好人」,例如行為完全的挪亞,大蒙眷愛的但以理,關愛鄰舍的撒瑪利亞人,甚至犧牲自己的耶穌,都是我們的榜樣。值得留意的,卻是聖經對於人的描繪非常立體,除了耶穌之外,基本上沒有任何完美不犯罪的人。就如打死異族男子的摩西,騙去爸爸祝福的雅各,搶去別人妻子的大衛,三次不認耶穌的彼得,都是一些不完美的「好人」。或者,在我們努力地做得更好的同時,聖經也想向我們指出做好人並不是我們人生的唯一終極目標,而是要從錯誤中學習,從失敗中再次面對自己的不足和倚靠上帝豐富的恩典。
我有很多缺點,有時很討厭自己經過多年仍然軟弱,但我相信天父正透過不同的機會引領和管教我,而這個四十天的文章挑戰也是我克服某些缺點的契機。但關於「做好人」,我卻想起一些中學時的片段。還記得中四五的時候,我是班中少數的領袖生。有一次有人提議集體罷上電腦課,然後大家都待在班房不去電腦室。我有印象當時很想挺身而出,但當有人大叫「不准二五」時,我的勇氣都不知跑到哪裡去了。當年,我就這樣成為了罷課的共犯。及至中七的時候,隨著一些同學拔尖走掉,我成為班中唯一的領袖生。當時,我責任上要維持己班紀律,但實在難堪,卻因為成熟了而多了點堅持。結果是否受歡迎我都已經忘記了,但我還很清楚地記得,一班九成也不是基督徒的同學竟然在聖誕聯歡(狂歡)派對上邀請我講述聖誕的故事,更加在長大後的聚會經常互相提醒要在我面前慎言。聖經中說:「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拉太書6:9)或許,這也算是一點點收成,也鼓勵著我行善不要灰心。
後記:昨晚,我承諾了一個好學生今天要寫關於做好人的文章。雖然覺得寫得不很有系統,但盼望能以此成為你和我的鼓勵和動力。
無所謂架啦
1 年前
原來你都曽是班中惟一的領袖生... 在上一篇中你好像提過我被人讚賞的例子,我知道,為善是一定有好結果的�� 謝謝你的提醒啊!
回覆刪除P.s. 1.你知我是誰的 xd
P.s. 2.最終我還是用了中文...
謝謝你的留言,加油啊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