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fully alive is to act; to be fully alive is to contemplate.
- Parker Palmer

星期三, 1月 21, 2015

專注(20150121早禱)

我相信,這一刻,大部份的老師同學也很專心地望著屏幕。或者你手上還有些工作要完成,心裡正記掛這一些事情,但你的耳朵正打開著,準備聆聽今早的信息。或許這刻,讓我作一個小小的請求:請你專心聆聽。可以嗎?好,謝謝你。

不久之前,我在網上看過一段短片,是一個攀山愛好者拍攝自己走過中國華山長空棧道的過程。長空棧道是怎麼一回事?根據百度百科記述,長空棧道上下皆是懸崖絕壁,鐵索橫懸,由條石搭成尺許路面,下由石柱固定,遊人至此,面壁貼腹,屏氣挪步,被譽為「華山第一天險」。我沒有這種勇氣,也有足夠的自知之明,所以我不會去挑戰。當然看著很過癮,也會隨攀山者心跳加速。再做一些資料蒐集,就看到另一則報道。2014年11月3日,美國著名特技人瓦倫達在蒙著雙眼的情況下,以六分半鐘的時間,在芝加哥的摩天大樓之間,走過離地百多米的鋼線。光是聽著,也感到手心冒汗。

這些人當然勇敢。

或許我們都很勇敢。我們每天沒準備好已經回到學校上課,我們很多時沒有聽書就去測驗,沒溫習足夠就去裸考,沒練習充足就去比賽。但很多時,我們的生活都是為勢所逼。我們好像在沒太多選擇的餘地前就走上了我們各自的戰場-可能是長空棧道的起點又或者鋼線的開端。誰叫這是我們人生路的一部分呢?

對,當然有人退縮,或者放棄,或者跌倒以致焦頭爛額。但,在人生的某一點,我們總要通過這險徑才能繼續上路,繼續登頂。我們可以想想,走鋼線的人,除了勇氣和堅持之外,還需要些什麼來完成這些壯舉呢?我相信,最要緊的,是專注。

一開始叫你專心聆聽,你到現在還專心嗎?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的集中力隨時間減少。而隨著互聯網漸趨普及,人類的專注能力似乎越來越弱。研究指出,普羅大眾上網看短片,有少於50%會看同一短片超過一分鐘。現在,能早讀時段連續十分鐘完全專心地看書的同學也不多了。你是否有專注困難呢?你問問自己,是否時常感到不耐煩?是否很容易被身邊的聲音和物件影響?溫習時總是望著手機?不問了,我相信大家心裏有數。

但,我也相信,雖然你可能有時會一邊聽音樂一邊溫習,一邊吃飯一邊按電話,但你曾經在某些時刻都很專心。可能是坐在考場內的時候,打機的時候,做運動的時候,又或是玩音樂的時候,你可能都會很專心很集中。因為,一不留神就會給敵人幹掉、或者錯過拍子、或者接不了球、甚至輸掉比賽。有時,我們都希望,或者我們的父母老師更希望,我們能經常地做到這種心無旁騖。而我們心底裡都知道,如果每一件事都專心地做,我們或許會不一樣。

聖經如何談論專心呢?中文譯本「和合本」中全本聖經用「專心」一詞的地方不算多,總共有三十二次。就例如大家很熟悉的箴言3章5-6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依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再舉一例,在提摩太前書4章大家很熟悉的經文「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之後的幾節,就有「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並要在此專心,使眾人看出你的長進來。」

似乎,這些的專心都指向心無旁騖。事實上,再探究原文的意思,的確相近。除此之外,「專心」一詞還會用於表達「堅固不變」、「用力」、「投身于」和「完全地」等情況。那麼,我們可以更肯定地理解它為「全心全意」,又或者「一心一意」。如此看來,我們稍有分心,又或者心懷二意的話,就可能因此出現問題。

大家想必聽過以下的一段記載。

「夜裡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裡去。門徒看見祂在海面上走,就驚慌了,說:是個鬼怪!便害怕,喊叫起來。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

其他的記載請自己閱讀馬太福音14章。

彼得是一個勇敢的人,可能比你我都勇敢。他竟然對耶穌有這麼大的信心,以致可以從船上踏出去海面上。而事實上他走了出信心一步之後,就在水面上走。但,這個神蹟持續不了很久。而我只有一個問題給你。為甚麼彼得會沉下去?

再看一次經文找答案吧。你看得到嗎?對,就是「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本來,他專注望著耶穌,看不到下面的海水,所以就如履平地。但他一分心,就害怕,然後就要沉下去了。

你曾經踏出那信心的一步嗎?你願意相信主耶穌,然後離開你熟悉習慣的生活模式,步向更美好精彩的前路?如果是的話,我鼓勵你勇敢一點,走出去。

已經決定相信主耶穌的你,又會否覺得自己的生命正在沉下去?考試成績是否不太滿意,人際關係有否出現問題,而家庭又曾否成為你的困擾?你的目光是否正放在身邊的困難,而非比困難更大的主耶穌?願我們的眼目再次專注在主耶穌身上,讓祂再帶領我們行在水上。

其實,專心與否多少也是一個選擇。老師當然喜歡專心上課的學生,因為專心才能有效地學習、有效地傳遞和接受。我們的確可以對準面前我們所面對的所有人和事,給予他們全副心機,加上完全的尊重和認真,使事情作得更好、關係更加美滿。而天父也很喜歡專心尋求祂心意的人,因為這樣他們才能繼續在美好的路上向前走。我們心靈的眼目應該時常定睛於主耶穌的身上,要看到祂的榮耀,更要專心尋求他的心意。

有人說,人生就像走鋼索。對,這條路真的不容易,而不專心就會使我們跌倒。在高樓大廈之間走鋼索,風一定大,但如果眼望終點、心無旁騖,我們終能走過。

有人問,祈禱為何要閉上眼睛?如果你在教會聚會多年,或者有認真研讀聖經,你就應該知道祈禱其實不一定要閉上眼睛。不過,閉上眼睛能讓我們不被周圍的環境分心,更專心投入我們的禱告。願我們再專注一點,在別人只看到困難時,在其他人被周邊的環境分心時,讓我們仍然專心信靠和跟從我們這位超越困難的上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的留言是對我的鼓勵。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