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說說態度。大家都知道甚麼是態度,因為大人很喜歡把這個詞語掛在口邊。如果你欠交功課,老師罰企,而你露出不屑眼神再緩緩的站起來,且站姿欠佳,換來的可能是一句嚴厲的「企好」!這個時候,大家都清楚,未必是站姿的問題,而是態度的問題。又例如媽媽叫你出廳吃晚飯,而你高呼「得啦,煩」然後遲遲不出去,我相信除了能成功的傷透媽媽的心,也能換來一頓責罵。責罵中,她會告訴你,這不是遲了出去吃飯的問題,而是態度問題。
早前拜訪的一間在我居住地方附近的食肆,就是個好例子。對我來說,它的食物質素真的不錯,但老闆娘服務態度卻很不太理想;上網看看,更是劣評如潮。老闆娘精句如:「賣曬無咪無囉!甘冇雞喎....要雞就自己去街市買」等令顧客去吃飯好像受氣。當中其中一位顧客說:「好味同受氣要我揀,我會揀唔再去!」當一個人告訴你有問題你未必有問題,但當全部食客都這樣說,就一定有問題;這,讓我們看到態度的重要。而且,看看日期,已經是五年前的留言,迄今老闆娘依然故我,實在叫人婉惜。當然,流失了的客源也包括我。
你的行為反映你的態度,而你的態度也反映你是甚麼的一個人。有人說:「你的態度決定你的高度。」同時,很多書籍都提及態度的重要。有本關於改變人生態度的暢銷書的作者說:「態度比你的過去、教育、金錢、環境、外表、天賦或技能更重要。」你未必完全認同,但很難否定態度的重要。態度,影響其他人對你的看法,也影響你的心情,更會影響你的生命。其實,香港教育制度也提倡除了教授知識和技能外,第三樣也同樣重要的是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但究竟怎樣的態度才適當?我試從羅馬書12章當中對事就對人和對神三方面簡單地講幾點。
首先,對事方面,羅馬書12:17中講到「惡要厭惡,善要親近…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大家要思想去做一些好的事情,當然更進一步,就是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上帝在聖經中有明顯的心意指示我們應該怎樣處事,作為主的僕人管理主人的事的時候,或許我們真的要以忠於主的託付為我們的目標,做上帝眼中看為好的事。最起碼,也要留心去做眾人以為美的事。我相信,對不同事情認真負責,也是有智慧的人不會缺乏的態度。
對人方面其實尤其重要。路加福音6章31節說到:「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當中並非說要求其他人回報我們的好行為,而是要對人有同理心、有愛心和有憐憫。羅馬書12章9-17節提到「愛人不可虛假,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不要自以為聰明。不要以惡報惡…」當中經文很豐富,但我相信也可以簡單地總結這對人的必須態度:就是要付出愛心。
最後對神方面,我想,真的要謙卑敬畏,而且不能掉以輕心,像羅馬書12章11節的「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又記得希伯來書12章28節說到:「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下一句不知道大家清楚與否,它是:「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我們的神乃輕慢不得,唯有專心、謙卑敬畏祂,讓祂去改變我們。
要學會對事留心、對人有愛心、對神有敬畏的心,可能不能奢求一步到位。但其實肯省察自己,檢視自己的不足,已經是成長的第一步。說到底,讓人能看出態度改變的第一步很多時都是一句對不起。所以,懂得講對不起已經是成長了。
態度是一種選擇。感恩的是,你每天都可以自行決定對事對人對神採取何種態度。我們無法改變已發生的事,我們也無法改變別人的反應方式,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態度。有人說過蘋果類電子產品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有人以「人生得意須盡歡」為生活態度。但對我們來說,對神對人對生命的認真、感恩、熱愛和珍惜,本身已經是一種最好的生活態度。
總的來說,聖經中腓立比書2:5說:「當以基督的心為心」,英文就是your attitude should be the same as that of Christ Jesus;我們的態度其實就是要以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為目標。盼望大家都以禱告的心謙卑在主面前,讓祂先去從裡面改造我們,讓我們的態度能更新。
後記:吃了藥,非常累,查完經基本上倒下了,遲了真抱歉。結果還要用上舊的文章;盼望明天好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的留言是對我的鼓勵。謝!